团队负责人简介
王芬,女,195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家科研基地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客座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者。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在高性能高温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发现了弱复合强化机理;在氧化铝结构陶瓷、压电与自润滑功能陶瓷、功能薄膜与涂层、陶瓷釉料色料及古陶瓷研究方面有有较深的研究基础,发明了分相呈色系列色釉技术。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主持完成了三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得科技进步奖励。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省、市级及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三大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独著和主编专著两部。获得国家旅游新产品开发金奖2项,获得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5项及厅局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多项。研究方向: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纳米粉体、陶瓷色釉料及古陶瓷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朱建锋,男,197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新型结构材料、导电材料、可加工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20余篇。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局级3项。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产业化、长庆油田等多项科研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已授权40余项。2006年荣获陕西省科普教育先进个人,2011年获陕西省共青团“全省创先争优活动”青春榜样荣誉称号,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度优秀教师;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励多项。研究方向:新型结构材料、导电材料、可加工材料、功能复合材料
杨海波,男,1980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科技大学学术骨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主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等多种权威期刊审稿人。近年来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Letter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主持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和故宫博物院横向科研项目等项目4项,目前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科技新星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学术骨干培育基金和陕西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等项目6项。获轻工联合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10年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研究方向:铁电介电材料、磁性材料以及磁电复合材料。
张超武,男,1958年生,法中双学位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受教育部公派去英国诺丁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留学两年。陕西科技大学和法国约瑟夫-傅立叶大学博士毕业。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周廉教授;同时获得法国约瑟夫-傅立叶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中国物理(Chinese Physics),中国科学及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等国际、国内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获得过省、市级三项优秀论文奖;著书两部:《生物材料概论》和《硅酸盐制品的装饰及装饰材料》,曾获得省级三等奖2项,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方向:生物功能材料;.结构复合材料;高技术玻璃材料。
武秀兰,女,1961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长余辉发光材料、LED用光转换材料、氧化铝基无机复合材料、传统陶瓷材料及色釉料的研究。承担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联合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等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研究方向:功能陶瓷材料,陶瓷色釉料
陈平,男,1963年生,副教授。教授的课程有:《晶体学基础》、《珠宝鉴定与加工》,其中作为主讲教师主讲了省级精品课程《结晶矿物学》。作为主要参加者,曾参与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三等奖一次。获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科学院“优秀调查图幅”奖2项。获陕西科技大学CAI课件评比二等奖。获全国轻工院校电教研究会第七界年会CAI课件三等奖。获西北轻工业学院2001年度及2002年度创新教育项目一等奖。发表的论文十余篇,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第四届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研究方向:晶体结构、矿物学、新型陶瓷新材料
王莹,女,1973年生,讲师。2004年8获得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2005年9月日本高知大学理学院附属水热化学研究所进修学习。现在西安理工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主讲《陶瓷工艺学》、《陶瓷工业机械与设备》、《建筑卫生陶瓷工艺学》、《耐火材料工艺学》、《陶瓷工厂设计》、《材料科学专业英语》课程。发表学术论文8篇。SCI、EI收录4篇,获得咸阳市第四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参与并主持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F02A28)及陕西省教育厅(SJ08E103)项目共2项。研究方向:功能粉体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陶瓷色釉料及陶瓷机械。
林营,女,1979年生,博士,讲师。近年来在《Materials Letter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作为主持人完成厅专项基金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故宫博物院横向科研项目和陕西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等项目4项。获轻工联合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研究方向:传统陶瓷以及磁电复合材料。
主要研究方向
1.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2. 电子陶瓷及薄膜材料;
3. 功能合金材料
4. 纳米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5. 传统陶瓷及古陶瓷
主要科研成果
1. 利用原位反应与热压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轻质高强陶瓷/TiAl、FeAl基复合材料;
2. 发明了分相着色系列色釉与花釉技术,揭示了古陶瓷釉分相与乳光现象着色的本质;
3. 开发了系列三元层状可加工陶瓷材料;
4. 开发了可降解与轻质高强合金材料;
5. 发明了陶瓷玻璃光子晶体结构着色薄膜与涂层技术;
6. 磁电功能复合陶瓷及薄膜、导电陶瓷制备与性能改性方面有较大突破;
7. 开发了形貌可控纳米粉体液相制备技术;
8. 开发了废弃资源技术与艺术化使用陶瓷坯釉技术;
9. 近5年,团队承担了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承担了包括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项目,承担了包括中石油长庆油田在内的多项重大横向课题
10. 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三大收录论文200余篇。
获奖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情况 |
年份 |
1 |
原位热压自生双相颗粒协同强韧化TiAl基复合材料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11.3 |
2 |
复相强韧化陶瓷/TiAl基系列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11.9 |
3 |
Al2O3/TiAl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9.1 |
4 |
复相自生多功能微晶釉的研究 |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7.2 |
5 |
微纳层状钛铝碳可加工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原位反应合成与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优秀奖 |
2012.2 |
6 |
掺杂强化双态组织TiAl基材料的构成与协同增强效应机理研究 |
咸阳市科学 技术一等奖 |
2011.4 |
7 |
钛铝碳可加工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咸阳市科学 技术三等奖 |
2010.5 |
科研项目汇总表
序号 |
项目级别 |
项目来源 |
立项时间 |
项目编号及名称 |
资助经费(万元) |
1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3 |
51342004工业矿渣仿古艺术釉的研究及呈色机理分析 |
10 |
2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2 |
501272145原位自生Al2O3及多元固溶同步改性钛铝碳材料及其协同效应分析 |
80 |
3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1 |
51171096原位自生硬韧双相Al2O3/TiAl复合材料及其协同效应机理分析 |
55 |
4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0 |
51072109瓷釉分相着色与微相结构分析 |
40 |
5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09 |
50902090多铁性磁电复合陶瓷材料的混杂工艺制备及机理研究 |
22 |
6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08 |
50802057 TiN/Al2O3导电复合材料原位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22 |
7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06 |
50672056古陶瓷釉层乳光色变与自乳浊现象分析与应用研究 |
33 |
8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03 |
50372037陶瓷显微结构定量分析与应用研究 |
23 |
9 |
省部级 |
教育部留学 基金委 |
2013 |
铁酸铋铁电性和铁磁性的同步提高及机理研究 |
3 |
10 |
省部级 |
教育部 |
2010 |
210218新型高压压敏电阻材料及其产业化的研究 |
8 |
11 |
省部级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2 |
铜川陶瓷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开发与示范 |
240 |
12 |
省部级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3 |
2013KJXX-79新型射频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科技新星基金) |
10 |
13 |
省部级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3 |
2013JQ6004BiFeO3基复合材料的多铁性同步提高及机理研究 |
5 |
14 |
省部级 |
陕西省科技厅 |
2009 |
2009JQ6006高频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 |
4 |
15 |
省部级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0 |
2010JM6014Tin+1AlCn/Al2O3纳米材料的原位反应合成研究 |
4 |
16 |
厅局级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1 |
11JK0810新型高能浪涌电阻材料的研究 |
2 |
17 |
厅局级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1 |
11JK0823高性能巨介电常数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 |
18 |
厅局级 |
温州市科技局 |
2010 |
H20100079氧化锌线性电阻 |
10 |
19 |
厅局级 |
温州市科技局 |
2010 |
H20100087高能浪涌电阻器的研究 |
10 |
20 |
厅局级 |
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研究院 |
2010 |
高能线性电阻的研究 |
4 |
21 |
厅局级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8 |
08JC19新型高压压敏电阻材料及其产业化的研究 |
10 |
22 |
厅局级 |
温州市科技局 |
2008 |
H20080044新型高压压敏电阻器的开发研究 |
10 |
23 |
厅局级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6 |
XK06010-11掺杂强化Al2O3/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2 |